世界杯,注定是一场球迷的狂欢。中国人对于足球的喜爱古已有之,早在千余年前,古人就发明了一种家喻户晓的足上球类运动——蹴鞠。
中国是世界足球的发源地
足球发源于中国,由于战争而传入西方。”这句话,如果是一般人随便说说,我们肯定不敢相信,但它出自1981年亚足联发布的“国际足球发展史”的报告,且是时任国际足联技术委员会主席布拉特亲口所言。
说起现代足球的中国版“祖先”,你很可能会脱口而出:“不就是蹴鞠吗?”还真被你说对了,但若我接着问你,它到底起源于何时?你可能就会为难地敲敲脑袋,不太确定它到底起源于隋朝、唐朝,还是宋朝了。
其实,早在战国时期,蹴鞠运动就已在齐国国都临淄大为流行了。据《战国策·齐策》记载,“临淄甚富而实,其民无不吹竽、鼓瑟、弹琴、击筑、斗鸡、走狗、六博、蹋鞠者。”“蹋鞠”就是后人说的“蹴鞠”,而“蹴鞠”这两个字翻译成大白话,“蹴”为踢,“鞠”为球,合起来就是“踢球”的意思,有时,古人嫌“蹴鞠”二字太文绉绉了,就直接唤作“戏球”“蹴球”,跟现在的叫法相差无几。
足球由牛皮缝制
蹴鞠运动刚起源时,球是用动物毛缠结而成的实心球,到了宋代,制球工艺大有进步,球分两层,外层由十到十二张牛皮精心缝制而成,几乎是完美的圆球形,内胆填入动物膀胱,吹气后就可以踢了。宋代的官员有一句俗谚,叫做“缝十张牛皮去吹”,寓意信口开河,至于“吹牛皮”这个字眼,是不是来源于此,苦于资料缺乏,姑且存疑。
吹气在古代称做“打揎”,看似容易,实则很考功力,用古书《蹴鞠图谱》里的话来说:“不可太坚,坚则健色浮急,蹴之损力;不可太宽,宽则健色虚泛,蹴之不起;须用九分着力,乃为适中。”通俗地说,气既不能吹得太足,也不能吹得太少,需吹到九分足,踢起来才合脚。
据一些历史学家的考证,宋代的“足球”重量已经跟现代足球相差无几,而且还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品种,摆在“专卖店”里,供人随意挑选。
蹴鞠的玩法花样多
宋代的足球运动流行成什么样呢?且看一看当时的“足协”,其实是蹴鞠艺人组成的行会——圆社打出的广告。“世间子弟千般艺,唯此风流最夺魁”“宋祖昔日皆曾习,占断风流第一家”,把皇帝都拉出来当“形象代言人”,真是在市场营销上下足了工夫;再翻一翻当时诸多文人墨客留下的诗句,“蹴鞠场边万人看,秋千旗下一春忙”“乡村少年哪知此,处处喧乎蹴鞠场”“举目则秋千巧笑,触处则蹴鞠疏狂”……这些留存在文人诗句里的生动场景,不但验证了圆社所言不虚,也给“世界足球运动起源中国说”做了鲜活的注脚。
不过,虽说古代蹴鞠是现代足球的老祖宗,但玩法还是有些差别的。比如,现在的足球赛非有两个球门不可,但宋人蹴鞠,顶多只有一个球门,有的还没有球门,称作“白打”。其实,倘若你穿越回宋代的广州城或周边几个繁华的卫星镇(比如猎德、石门、扶胥之类),看到的多半是“白打”,因为那时的人们喜欢“白打”多过喜欢踢对抗赛。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“白打”有点像踢毽子,讲究的是花样翻新。当然,要把一个牛皮足球踢出无数花样,比踢毽子可难多了。宋人的“白打”表演又分一人场、二人场、三人场……直至十人场,顾名思义,这是以参与踢球表演的人数而分类的,一人场表演,讲究的是个人控球的能力,从二人场到十人场,除了要求个人的控球能力,对传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
宋人给各种不同的“白打”表演起了花名,二人场叫“踢花枝”,三人场叫“踢官场”,四人场叫“流星赶月”,五人场叫“小出尖”,六人场叫“大出尖”,七人场叫“落花流水”,八人场叫“八仙过海”,九人场叫“踢花心”,十人场大概因为踢的人不多,所以,没有留下花名。
“白打”其实更像是蹴鞠的花样技巧赛,亦称比赛“解数”。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,如拐、蹑、搭、蹬、捻等,古人还给一些动作取了名字,如转乾坤、燕归巢、斜插花、风摆荷、佛顶珠、旱地拾鱼、金佛推磨、双肩背月、拐子流星等。
其实,那时许多艺人是靠在瓦舍勾栏里踢球挣钱吃饭的,跟现在的职业球员也差不多,球踢得好不好,直接关系到饭碗。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,各种“白打”表演推陈出新,越踢越精彩。倘若我们穿越回宋代,除了观赏“白打”,还可以看到两军对垒的足球赛。刚才说了,宋代的足球赛只设一个球门。这个球门就立在球场中央,两个门柱高达十米,两柱之间宽不到一米,一张大网覆盖在球门上,中间开一个洞,俗称“风流眼”,参赛的两支队伍穿着青红两色不同的衣服,按次序分列球门两旁,称为“左军”与“右军”。
有地方官亲临观看的球赛,还有上百人的乐队,在旁边敲锣打鼓。震天的鼓声加上成千上万观众的呐喊声,那一股气势,与今天的越秀山体育场不相上下。气势,今天越秀山体育场的氛围,恰恰是传承了老祖宗对足球的热情呢。
现在的足球赛,每队参赛者不得多于十一人,宋代的足球赛,规模还要大一些。“左军”与“右军”最多分别有16人,队长称为球头,副队长称为骁色。“左军”球头开球,随即双方开始争夺,裁判计数,进球多的一方取胜。有意思的是,那时的球赛,只有球头可以进球,其他人只有传球的份,而且还不能随便乱传,而是要遵循长幼尊卑的规矩。
不过,球头地位尊贵,自己的队伍若赢了球,自然成了英雄,风光无限;可如果输了球,不但要吃鞭子,还要被人在脸上涂抹白粉,带着沮丧与尴尬的表情,在众人的哄堂大笑中,带着一帮垂头丧气的兄弟仓皇退场。真所谓“地位越高,责任越大”,这一句格言倒是在宋代的足球场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。
蹴鞠比赛结束后,双方队员需要一个互相告别仪式,即作揖,以示尊重,这在古代也是非常典型的礼仪。而在现代足球中,不管比赛如何,交手双方需互相握手表示尊重。
古画中皇帝“代言”蹴鞠运动
其实,除了宋代,还有唐代和明代,也是上至宫廷下至民间,全社会都对蹴鞠乐此不疲,从当时的古画中可以看到各种蹴鞠运动的场面,而画中上场的“球员”里竟然还有皇帝。
宋·苏汉臣
《宋太祖蹴鞠图》
《宋太祖蹴鞠图》纵28.6厘米,横56.3厘米,原作者为北宋画家苏汉臣,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这幅为元代画家钱选之摹本。此画设色淡雅,用线古拙。明人唐文凤在《梧冈集》中有《题蹴鞠图》诗,诗中指出画上踢球的两人分别是宋太祖赵匡胤(右)与其弟宋太宗赵光义,而观看的四人分别是大臣赵普、楚昭辅、党进和石守信,他们都是宋朝的开国功勋,而且都喜欢踢球。钱选在临摹之后题字曰:“蹴鞠图旧藏秘府,今摹图之。若非天人革命,应莫观之,言何画哉”,说明他对此画仰慕已久。
《宋太祖蹴鞠图》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蹴鞠发展最宝贵的资料。据史料记载,赵匡胤是历史上有名的“足球皇帝”,他尤其擅长“白打”,也就是现在所说的“花式足球”,即踢球时用头、肩、背、腹、膝、足等部位接触球,灵活变化,随心所欲,可使球“终日不坠”。
正所谓“乘闲且复相娱嬉,军中之乐谅亦宜”,蹴鞠在宋代初年是军中的娱乐活动,也是皇帝和大臣们都喜爱的活动,得益于皇帝的支持,宋代蹴鞠运动的发展极为迅猛。据《宋史》记载,当时凡是朝廷的盛大宴会都有足球表演,南宋词人周密在《武林旧事》中也记载,宋代除了官家有蹴鞠专业艺人之外,民间的瓦子中也有蹴鞠艺人表演。宋代民间,“寒食蹴鞠”的民俗活动也广泛开展,陆游所作“寒食梁州十万家,蹴鞠秋千尚豪华”正是这一风俗的真实写照。
明·商喜
《明宣宗行乐图》
《明宣宗行乐图》是明代画家商喜的名作,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,此图纵36.8厘米,横6.89米,全卷分六段,各段之间,以宫墙或屏障隔开,分别表现射箭、蹴鞠、打马球、捶丸、投壶及皇帝起驾回宫的场景,画面色彩鲜艳,是写实的院体工笔绘画,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宫廷生活。画面中,皇帝形象与传世明宣宗朱瞻基画像接近,他戴笠子盔帽,身穿浅色辫线袄式样长袍,侍从身穿青绿等色曳撒,显示出受到蒙元服饰的影响。其人物和风景细部描画较为呆板,反映了明前期院体绘画的艺术风格。画中的蹴鞠场面非常生动,皇帝虽没有亲自上场,但在一旁饶有兴致地观看,而场上表演蹴鞠的人多被认为是宦官。
宋代以来,蹴鞠的娱乐性越来越强于体育性,所以,明代自开国起,朝廷便明令禁止军中蹴鞠,但宫廷与民间的蹴鞠活动依然流行。明代的蹴鞠理论著作蔚为大观,成书于明代中后期的《蹴鞠谱》中介绍了蹴鞠的十种踢法,包括肩、背、拐、搭、控、拽、捺、膝、拍、月,因而该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专业书籍。明代还出现了专门制作足球的手工业作坊,出售各式各样的足球,时名为“健色”。在宋代《蹴鞠图谱》中著录“健色名”有24种,而在明代《蹴鞠谱》中著录“健色名”则达到40种,这些“健色”就相当于当时的“品牌足球”。
清·黄慎
《蹴鞠图》
中国古代蹴鞠运动的兴衰与皇帝的喜好不无关系,清代自顺治起便开始全面禁止蹴鞠运动,至乾隆时期,蹴鞠这项运动算是寿终正寝了。
清代社会上虽然没有了蹴鞠,但清代画家黄慎却画了一幅《蹴鞠图》,借以表达当时民间对于蹴鞠运动的怀念。此图为绢本设色,纵115.6厘米,横125.3厘米,现藏天津历史博物馆。有学者分析,黄慎在创作《蹴鞠图》轴之前,很可能是在扬州盐商那里看到了其收藏的古代《蹴鞠图》,领略到了宋太祖蹴鞠的氛围,就像亲眼看到了当时的场景一般,所以画面中的人物很逼真传神,整件作品很有动感。
此图绘宋太祖、宋太宗、宰相赵普以及大臣内侍一同玩蹴鞠的场面。图中宋太祖身着龙袍,与赵普正在争抢。人物用笔细劲削力,顿挫自如,有草书行书之意。玩者之动态与观者之静态相映成趣,人物神情刻画生动,笔意奇趣不俗。
黄慎在画面右上方自题:“青巾衣黄者,太祖也。高帽对局者,赵普也。微须者,党进也。方面衣红者,太宗也。乌巾衣绿者,楚昭大人也。袖手旁观者,石守信也。此图乃太祖即位之时,海晏河清之际,道同志合,君明臣良,故太祖命丹青所作,是为君臣一气之图也。”
来源:西安晚报、广州日报、中国体育报、新华网
这是水淼·EyouCM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试用版本更新的文章,故有此标记(2024-10-24 16:14:09)